随着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加速,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(CBAM)已成为影响国际贸易格局的重要政策。本文将全面解析CBAM的税收对象、实施规则及应对策略,帮助跨境企业把握政策要点,顺利进入欧盟市场。
CBAM税收对象:哪些行业和产品需要缴纳碳关税?
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(CBAM)是全球首个以碳关税形式应对气候变化的边境调节措施,其税收对象主要针对高碳排放行业的进口产品。根据欧盟官方文件,CBAM首批纳入六大类碳密集型产品:钢铁、铝、水泥、化肥、电力和氢气。
具体来看,钢铁类产品包括钢铁板桩、钢管、螺纹钢、铁轨、钢瓶、钢铁标准件等;铝制品涵盖未锻轧铝、铝板、铝粉、铝制标准件、铝制五金产品等;水泥类包括水泥熟料、高铝水泥、水凝水泥等;化肥类则包含含氮化肥、硝酸钾、含磷化肥等。值得注意的是,这些产品主要侧重产业链上游的初级产品,较少包含深加工产品。
CBAM的实施分为过渡期(2023年10月1日-2025年12月31日)和正式实施期(2026年1月1日起)两个阶段。过渡期内,进口商只需报告产品碳排放数据,无需实际支付费用;正式实施后,进口商需购买排放证书,其价格依据欧盟碳价制定。
CBAM税收计算:如何确定应缴碳关税金额?
CBAM税收的计算方法综合考虑了多个因素,其核心公式为:碳费用=(产品碳排放量-欧盟同业获得的免费排放额度)×(欧盟碳价-出口国碳价)。这一设计旨在平衡欧盟内外产品的碳排放成本差异,防止"碳泄漏"。
以我国对欧盟出口数据为例,2022年对欧盟出口有机化学品和塑料金额分别达到207.5亿美元和154.2亿美元,按照当年欧盟碳价平均80欧元/吨计算,这两类产品将分别面临3.04亿欧元和3.41亿欧元的额外关税。这表明CBAM对出口企业的财务影响不容忽视。
碳排放核算方面,CBAM要求计算产品的直接排放(生产过程中燃烧化石燃料等产生的排放)和间接排放(生产所用电力、蒸汽等带来的排放)。不同产品类别的核算要求有所差异:钢铁、铝和氢产品目前仅考虑直接排放;而水泥、电力和化肥产品则需计量直接和间接排放。
CBAM覆盖范围扩大:未来趋势预测
尽管目前CBAM主要覆盖六大行业,但欧盟已明确表示将逐步扩大其适用范围。根据最新政策动向,2025年第四季度欧盟计划提出CBAM修正案,将范围拓展到钢铁、铝密集型下游产品。这意味着含有大量钢铁或铝材料的终端消费品,如摄影器材、园艺工具、电子配件等跨境热销品,未来可能被纳入监管。
更长远来看,欧盟计划在2030年前将所有受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(EU ETS)约束的产品类别纳入CBAM管理。有机化学品、聚合物、炼油产品等都可能成为下一批纳入对象。对于塑料制品出口企业而言,虽然目前尚未被纳入,但根据欧盟计划,塑料制品很可能在过渡期结束后被纳入CBAM范围。
值得关注的是,2025年5月欧盟通过了对CBAM的修订提案,引入了50吨最低质量阈值,这意味着90%的从欧盟进口商品将被豁免于CBAM规则的约束。然而,钢铁、水泥和化肥等高排放行业99%的排放量仍受严格监管。
跨境卖家应对策略:如何降低CBAM合规成本?
面对CBAM带来的挑战,跨境卖家需要采取系统化应对措施:
产品碳足迹核算与监测:建立完善的数据收集机制,准确计算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量,包括直接和间接排放4。选择专业机构进行碳核查,确保数据符合欧盟要求。
供应链绿色转型:优化供应商选择,优先考虑使用可再生能源、低碳生产工艺的合作伙伴。通过技术升级、能源效率提升等方式降低产品碳强度。
利用豁免政策:了解CBAM的豁免条款,如50吨最低质量阈值等,合理规划出口策略7。对于中小企业,可关注简化申报程序等优惠政策。
碳价差异抵扣:如果原产国已对产品征收碳价,可依据规定流程申请抵扣,但需提供符合欧盟认可标准的有效证明。
提前注册申报:CBAM授权申报人身份申请需至少提前180天提交,建议相关企业尽快启动注册程序,避免影响2026年后的货物通关。
绿舟CBAM合规服务:专业助力跨境卖家应对碳关税
作为跨境碳合规领域的领军企业,绿舟已服务超70%的Top100跨境企业,包括安克、大疆、追觅、绿联等知名品牌。针对CBAM合规挑战,绿舟提供全方位解决方案:
一站式碳管理SaaS平台:通过数字化工具赋能,帮助企业高效完成碳排放数据收集、核算和报告,简化CBAM申报流程。
碳排放核算与报送支持:提供专业的碳排放核算服务,确保数据符合欧盟要求,并协助完成CBAM季度报告和年度申报。
企业减排路径分析:基于行业最佳实践,为企业量身定制减排方案,降低产品碳强度,减少CBAM税费支出。
欧盟本土合作资源:绿舟已与欧盟领先的一站式CBAM填报平台Dubrink达成战略合作,可显著简化企业的CBAM申报流程,降低填报复杂性和成本。
全链条碳合规服务:除CBAM外,还涵盖亚马逊气候友好绿标认证、碳足迹等全球碳合规模块,助力企业全面应对绿色贸易壁垒。
随着2026年CBAM全面实施的临近,绿舟特别提醒跨境卖家:务必提前推进CBAM合规布局,既要为碳关税成本争取优化空间,更要在全球绿色贸易新秩序的构建中抢占主动,将碳合规成本转化为独特的竞争优势。
结语
欧盟CBAM机制代表了全球气候政策与国际贸易规则融合的大趋势,其税收对象从钢铁、铝等基础材料逐步向下游产品扩展已不可避免。对于跨境卖家而言,深入理解CBAM税收规则、提前规划合规策略、借助专业机构服务,将是应对这一挑战的关键。
绿色低碳能力正在重塑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格局,及早行动的企业不仅能规避政策风险,更能在日益注重可持续性的欧盟市场中赢得竞争优势。在碳中和的时代浪潮下,碳合规不再是成本中心,而应成为品牌增值的新引擎。